附件1:沈阳师范大学修定教育硕士培养方..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19   浏览次数:0
     

附件1

沈阳师范大学关于修订

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为了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提高我校教育硕士的专业实践智慧、专业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加强各专业教学部对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凸显各学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特色,依据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的《全日制(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目录》,特提出本意见。

一、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应该遵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区域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指导,以满足中小学多种人才规格的需要为目标,科学制定各学科的培养方案。

2. 实践性原则。应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智慧与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和“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案例库”为核心的校内实训平台为依托,依据针对性和实践性原则,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3. 前瞻性原则。各专业教学部应积极吸取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各项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培养方案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充分反映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本学科的发展走向。

4. 个性化原则。各专业教学部一方面应该深入分析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具有学科特色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和教学实践、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有特色的个性化安排。

二、关于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

全日制教育硕士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教学或管理实践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能够从事优质的学科教学或学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高层次人才(各专业教学部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二)在职教育硕士

在职教育硕士应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职业反思与发展能力,能够从事优质学科教学或学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各专业教学部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三、关于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全日制教学和学分制管理,实行24年弹性学制。

整个学程要完成不低于36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实践教学)和4学分的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且考核合格,准予毕业。

培养采用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兼职导师参与实践教学、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指导的导师组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二)在职教育硕士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寒暑假集中面授+课外研讨和学分制管理,实行25年弹性学制。

整个学程要完成不低于34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实践教学)和4学分的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且考核合格,准予毕业。

全日制或在职教育硕士的通识核心课和通识选修课教学由教育硕士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学科核心课和学科选修课由各专业教学部负责开设。

四、关于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

按一年或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1. 全日制教育硕士各学科方向的课程应由“教师基本素养模块”、“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学科知识与能力模块”、“实践教学”四大模块组成。每一模块的具体课程设置如下(具体见模板1):

“教师基本素养模块”包括外语、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教育理论相关课程等通识类课程,共计13学分。

“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包括教师教学技能专题、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专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题等通识类课程,共计2-3学分。其中,教师教学技能专题设立说课、上课、教案设计、板书设计等项技能,并在学生入学后一年进行逐一过关考核。

“学科知识与能力模块”包括反映学科特色的学科核心课程9学分,反映学科核心能力的学科选修课程3-4学分,共计12-13学分。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调研3学分、案例收集与评析1学分、工作站实践4学分,共计8学分。“教育调研”系指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安排时间,经双导师的指导,在第12学期每周不少于4课时,深入到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站或校外兼职导师所在学校,对中小学基础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案例收集与评析”系指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按照“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案例库”中有关案例建设的具体要求,收集一个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评析,最终形成案例评析报告。工作站实践系指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在“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站”进行教学、科研、管理、课例分析、教育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其中,核心课程为必修课程。

2.“学科核心课程”与“学科选修课程”由各专业教学部根据各学科实际情况设置相应课程,鼓励设置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求各学科应至少设立一门学科特色课程,并明确标记。学科核心课应根据学科方向开设3-4门课程。课程设置要体现:(1)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和分析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包括对课程与教材的分析、教学与案例分析、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技能与方法、学科原理与概论等)。(2)拓宽和加深学科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学科选修课应根据学科方向特点开设2-3门课程。课程设置要体现:(1)总结、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2)拓展学科知识视野,了解学科交叉和发展趋势,适应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满足学员个性化专业发展需求。

3. 每门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至少有四分之一用于实践教学或基础教育调研,具体由“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构成;每门课程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并组成课程组,按系列专题(或讲座)形式进行授课。

(二)在职教育硕士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学科知识与职业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1. 在职教育硕士各学科方向的课程应由“教师基本素养模块”、“学科知识与能力模块”、“教学反思知识与能力模块”、“实践教学”四大模块组成。每一模块的具体课程设置如下(具体见模板2):

“教师基本素养模块”包括外语、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相关课程等通识类课程,共计12学分。

“学科知识与能力模块”包括反映学科特色的学科核心课程9-10学分,反映学科核心能力的学科选修课程3学分,共计12-13学分。

“反思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包括反思教学技能专题、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专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题等通识类课程,共计2-3学分。其中,反思教学技能专题设立课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说课等项技能。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调研1学分、案例制作与评析2学分、职业反思与规划4学分,共计7学分。“教育调研”系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对基础教育实际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案例制作与评析”系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案例库”中有关案例的具体要求,制作一个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诊断与评析,最终形成案例评析报告。“职业反思与规划”系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自身职业活动进行深刻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最终形成职业反思与规划报告。

其中,核心课程为必修课程。

2.“学科核心课程”与“学科选修课程”可由各专业教学部根据各学科设置相应课程,鼓励设置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求各学科应至少设立一门学科特色课程,并明确标记。学科核心课应根据学科方向开设3-4门课程。课程设置要体现:(1)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和分析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2)拓宽和加深学科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学科选修课应根据学科方向特点开设2-3门课程。课程设置要体现:(1)总结、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反思与研究能力。(2)拓展学科知识视野,了解学科交叉和发展趋势,适应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满足学员个性化专业发展需求。

3. 每门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至少有四分之一用于教育教学或管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诊断,具体由“理论学时+实践学时”构成;每门课程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并组成课程组,按系列专题(或讲座)形式进行授课。

五、关于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采用综合考核、考查和学生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为综合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平时考查”的形式。非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采取“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案例评析、读书报告及课程论文等+平时考查”的形式(具体见《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办法》)。其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考核采用学生档案袋评价方式(具体见《沈阳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综合实践能力实施档案袋评价方式的办法》)

六、关于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七、关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位质量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应保证有一年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1.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乃至重要价值,应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论文类型提倡多样化,诸如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类型(具体见《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2. 学位论文撰写流程由选题、开题、研究与写作(实践调研)、导师审阅、外审(或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查与认定)、答辩等环节构成;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进行;在职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次面授后进行;在职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经导师、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经双导师签署“通过”意见后方可外审;学位论文外审采取匿名方式由两位校外专家和校内一位专家审查,审查意见相左时可追加一名专家外审,视其意见综合裁定。

3. 各答辩组至少有一位基础教育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并担任答辩主席。

4.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学生档案袋评价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答辩委员会签署意见,提交学校(学部)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教育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答辩委员会签署意见,提交学校(学部)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八、其他

1. 各专业教学部应成立以专业教学部主任为首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制定工作;应召开相关学科负责人、指导教师、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研究生工作管理人员等参加的研究讨论会,统一部署制定工作;相关学科方向应成立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调研及制定工作。

2. 新的培养方案由各专业教学部审定通过后,报送教育硕士研究生院审核,最后,由学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

3. 培养方案制定后,各学科方向应认真执行。培养方案从2010级开始执行。

 

模板1

全日制教育硕士××××方向课程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考核方式

通识核心课程

 

91011001

政治理论

(含教师职业道德)*

26+10

2

1

综合

91011002

外语(含专业外语)

(非英语方向)*

26+10

2

1

综合

91011003

汉语语言文学基础

(英语方向)*

91011004

教育学原理*

26+10

2

1

综合

91011005

课程与教学论*

26+10

2

1

综合

91011006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26+10

2

2

综合

91011007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6+10

2

2

综合

修读学时与学分

156+60

12

 

 

通识选修

课程

 

91012001

人文——科学素养专题

(含艺术教育与鉴赏、科学教育专题)(文科方向选修)

20

1

1

考查

91012002

人文——科学素养专题

(含艺术教育与鉴赏、人文教育等专题)(理科方向选修)

91012003

教师教学技能专题

(含说课、上课、板书和教案设计等专题)

20

1

2

考查

 

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专题

20

1

2

考查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题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除外)

20

1

1

考查

最低修读学时与学分

60

3-4

 

 

学科核心课程

11013001

必含一门学科特色课程

26+10

2

1

综合

……

……

 

 

2

综合

……

……

 

 

2

综合

……

……

 

 

2

综合

修读学时与学分

118+44

9

 

 

学科选修课程

11014001

 

15+5

1

1

考查

……

……

 

 

1

 

……

……

 

 

2

 

 

最低修读学时与学分

45+15

3-4

 

 

实践

教学

11015022

教育调研

72+72

3

1-2

考查

11015023

案例收集与评析

20

1

2

考查

11015024

工作站实践

1学期

4

3

考查

毕业(设计)论文

4

3-4

 

               

 

注:①课程编码由8数字构成。1位是专业教学部代码,具体为:教育硕士研究生院为9,教育管理专业教学部为1,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部为2,学科综合教学部为3,学科英语教学部为4,学科语文教学部为52位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代码为1;第34位是专业代码,具体为教育管理01思想政治02,语文03,数学04,物理05,化学06,生物07,英语08,音乐11,体育12,美术13,现代教育技术14,小学教育15,心理健康教育16,科学技术教育17,学前教育185位是课程模块代码,具体为:通识核心课程1,通识选修课程2,学科核心课程3,学科选修课程4,实践教学5最后3位是课程顺序代码,分别按照每个模块从前往后依次排序。

②表中带*号的课程为学位课程。

模版2

在职教育硕士××××方向课程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授课学期

考核方式

通识核心课程

92011001

政治理论

(含教师职业道德)*

25+10

2

1

综合

92011002

外语(含专业外语)*

(非英语方向)

25+10

2

1

综合

92011003

汉语语言文学基础*

(英语方向)

92011004

教育学原理*

40+15

3

1

综合

92011005

教育心理学*

40+15

3

2

综合

92011006

教育研究方法*

25+10

2

3

综合

修读学时与学分

155+60

12

 

 

通识选修课程

92012001

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专题

20

1

2

考查

92012002

反思教学技能专题

20

1

2

考查

9201200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题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除外)

20

1

3

考查

修读学时与学分

60

2-3

 

考查

学科核心课程

12013001

必含一门学科特色课程

40+15

3

1

综合

12013002

……

 

 

2

综合

12013003

……

 

 

2

 

12013004

……

 

 

2

 

修读学时与学分

 

9-10

 

 

学科选修课程

12014001

 

15+5

1

3

考查

……

……

 

 

3

 

 

 

 

 

3

 

最低修读学时与学分

 

3

 

 

实践

教学

12015001

教育调研

20

1

1-2

考查

12015002

案例制作与评析

30

2

1

考查

12015003

职业反思与规划

40

4

4

考查

毕业(设计)论文

4

 

 

               

注:①课程编码由8位数字构成。第1位是专业教学部代码,具体为:教育硕士研究生院为9,教育管理专业教学部为1,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部为2,学科综合教学部为3,学科英语教学部为4,学科语文教学部为5;第2位是在职教育硕士代码为2;第34位是专业代码,具体为教育管理01,思想政治02,语文03,数学04,物理05,化学06,生物07,英语08,音乐11,体育12,美术13,现代教育技术14,小学教育15,心理健康教育16,科学技术教育17,学前教育18;第5位是课程模块代码,具体为:公共核心课程1,公共选修课程2,专业核心课程3,专业选修课程4,实践教学5;最后3位是课程顺序代码,分别按照每个模块从前往后依次排序。

②表中带*号的课程为学位课程。